中国·ms1129美狮贵宾会(股份有限公司)-Official website

营销热线: 029-62318650
技术中心
推荐产品
您当前位置: 首页>技术中心>技术文档
关于骨髓腔输液技术知识问答
文章出处: 西安ms1129美狮贵宾会设备      发布于:2025-10-23

1、为何选择骨髓腔作为输液部位?

答:骨髓腔内具有1-2条较大静脉窦,可接受横向分布静脉管道的血液,这些横向静脉管道通过中央静脉窦与全身静脉回流系统相连。在外周静脉塌陷时,骨髓腔静脉通道依然保持一定程度的开放且具有较大通透性。另外,骨髓腔内含有大量的非萎缩性静脉网,这些微小静脉在骨骼的保护下仍然能够同体循环保持连接,血流量稳定,并能迅速吸收周围药液通过骨内静脉网快速运输到体循环中。即使在休克状态也不会塌陷或损伤,不受血管条件限制。因此,骨髓腔被认为是一个永不塌陷的“血管”。
微信图片_2025-10-24_192617_590
 2、骨髓腔内输液技术常规留置时间?
答:骨髓腔内输液同一部位骨髓腔内输液通路留置时间不超过24 h。 
3、骨髓腔输液可以输入哪些药?
答:常见的急救药品、液体(包括全血)都可以通过骨髓内通道进行输注,其药代动力学、药效动力学与周围血管用药极为相似。
4、骨髓腔内血管通路有并发症吗? 
答:有,但是发生率很低,不超过1%。主要并发症包括:渗漏、针头折断、输注药物时疼痛、骨折和感染。其中,感染是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,但可以治愈。
5、骨髓腔内血管通路和静脉血管通路相比,哪个更疼?
答:将疼痛分为10级,骨髓腔穿刺和外周静脉穿刺均为2-2.5级;输液时,骨髓腔输液为10级,剧痛。这是由骨髓腔内压力敏感神经所造成的,所以对于清醒的患者,一定要先输入20-40mg利多卡因来缓解因骨髓腔内输注引起的剧痛。
6、输液速度
图片
7、如何移除骨髓腔输液?
答:固定导管柄,并且将Luer锁紧接口的注射器连接到导管柄上。
保持轴向对准,顺时针旋转注射器和导管,同时直接向外拔。
拔除的过程中不要摇动或者弯曲针柄。将锐器放入锐器盒内。根据需要按压伤口,敷料覆盖。
8、骨髓腔输液移除后穿刺点会漏液吗?
答:①IO移除后会有少量出血。
②压迫穿刺点1至2分钟止血。
③在经抗凝治疗的患者需要压迫更长的时间。
不需要特殊敷料,创可贴或者清洁敷料覆盖即可。
9、儿童骨髓腔输液穿刺针的选择?
答:患儿<18月,用16~20号针;患儿≧18月,用12~16号针。
10、骨髓腔内血管压力如何?
答:因为骨髓腔内血管的压力通常相当于身体平均动脉压的三分之一,一般约为35/25mm Hg,所以,在输液过程中不同于静脉输液,骨髓腔内输液需要适当加压。

11、哪些情况下选择骨髓腔内输液?

答:在心脏骤停、休克、脱水等危重患者的院前急救中,迅速建立输液通道对现有输液技术是个严峻挑战。在 90 s 内无法建立静脉输液通路或 3 次静脉穿刺失败的情况下,欧洲复苏委员会(ERC)和美国心脏复苏指南(AHA)均建议采用骨髓输液方式作为药物补给途径。

12、骨髓腔内输液穿刺成功的标志?

答:1. 当穿刺针通过骨皮质进入骨髓腔时,穿刺阻力突然降低;
2. 穿刺针在没有其他物支撑下仍保持垂直状态;
3. 用注射器可能会抽吸出骨髓(不是一定);
4. 液体能毫无阻力注入针内而无皮下渗液的表现。

13、骨髓腔内输液护理要点?

答1. 建立通道时:穿刺前严格掌握无菌原则,包括穿刺部位消毒、铺无菌巾、戴无菌手套等。此外,妥善固定,以避免移位、脱出也是骨髓内穿刺的重要问题。

2. 输液期间:患者取平卧位,穿刺侧下肢伸直外展中立位,避免髋关节屈曲。躁动者适当予以约束固定,以免穿刺针穿破皮下或骨膜下造成液体外渗。

注意观察穿刺侧肢体远端血供、运动感觉及穿刺部位有无渗出肿胀、皮肤变色等感染征象。骨髓内输液期间保持输液通畅,不畅时可通过转动穿刺针头或用含有肝素的氯化钠注射液冲洗,以防管腔堵塞。

3. 掌握最佳拔针时机:长时间放置输注是骨髓炎的重要相关因素,骨髓输液超过 12 h 骨髓炎的发生率有所增加,应严密观察患者基础生命体征及体外循环情况,并有效评估外周静脉的条件,以利于最短时间内建立有效外周静脉通路。骨髓内输液持续时间应小于 24 h。

4. 拔针后:拔针后按压,并用无菌纱布包扎穿刺部位。穿刺侧肢体制动静卧并继续观察局部有无出血、肿胀、感染等征象及下肢活动情况。

14、抢救时三种静脉通路的对比?

图片

微信二维码

手机站二维码

Copyright@2014-2016 ms1129美狮贵宾会版权所有,地址:中国 ·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唐延南路11号10F   客服热线:+86-029-62318650
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备案号: 陕ICP备14002010号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:(陕)-非经营性-2015-0003 |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:陕20150106


XML 地图